牙周病不治會禍及心臟 僅供參考
|
日常生活當中,行不少人不把牙病當回事,牙痛發作時便吃止痛片,過後也不去醫院口腔科進行治療。殊不知,得了牙周炎,不僅僅是牙痛,牙齒鬆動、移位,還會使心臟遭到致命的傷害。
人們會問,牙齒離心臟這麼遠,牙有病怎麼會禍及到心臟呢?研究表明,牙齒與牙齦感染是誘發心臟病發作的獨立的危險因素之一。如果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保健,長期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當,口腔內食物殘渣、細菌、脫落的上皮細胞與唾液黏性成分等混合粘附在牙齒上,形成牙菌斑。一立方毫米牙菌斑中可有一億多個細菌,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鏈球菌,它能分泌酵素及毒素,破壞牙齒及牙周組織,引起牙齦發炎、紅腫疼痛、出血、溢膿和口臭,重者由於牙菌斑鈣化成為牙結石後,損害牙齦及牙槽骨,導致牙槽骨吸收,牙根暴露,進而鬆動、移位、脫落。更大的危害是,這些牙周致病菌可產生大量的內毒素,並能啟動淋巴細胞產生大量的炎性因數,由局部組織血管進入血循環後,沿血管到處“作案”,對血管內皮造成致命的損傷,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易附著沉積在血管壁上,導致動脈粥樣硬化。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在與細菌作鬥爭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膠狀物質,這種物質依附在血管壁上,促使動脈硬化進一步加重。
研究均證實,一種牙周細菌所產生的酶,可促使體內血栓形成。鏈球菌和牙周病原體經局部傷口進入血液,會促使產生作用類似於血小板的一種膠狀蛋白質,它能促使血液凝結,形成血栓阻塞血管,引發心臟病和腦卒中。專家通過臨床觀察發現,牙周病患者得心肌梗死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.7倍;比常人患中風的幾率高出3倍。患有重度牙周炎的心腦血管病患者,其死亡率明顯高於牙周健康的人。
由此可見,牙周病不及時治,會禍害心血管的健康。所以,要想擁有健康的心血管,必須注重口腔的衛生保健。一是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,睡覺前、清晨需認真刷牙,每頓飯後漱口,正確使用牙籤或牙線清除牙縫隙間的食物殘渣;二是要科學選用含氟或抗牙菌斑劑型的牙膏;三是要每半年或一年到醫院口腔科檢查一次口腔,進行潔齒,剔除牙結石;四是患有牙周病要及時治療,以防患於未然。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 |
2011-07-17 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