汞中毒的治療建議 僅供參考
|
口服汞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,應立即洗胃。也可先口服生蛋清、牛奶或活性炭;導瀉用50%硫酸鎂。在洗胃過程中要警惕腐蝕消化道的穿孔可能性。常用汞的解毒劑有以下幾種:
二巰丙磺鈉
其巰基可與汞離子結合成巰-汞複合物,隨尿排出,使組織中被汞離子抑制的酶得到複能。急性中毒時的首次劑量為5%溶液2~3ml,肌肉注射;以後每4~6小時一次,每次1~2.5ml。1~2天后,每日一次,每次2.5ml。一般治療一周左右。必要時可在一月後再行驅汞。常見副作用有頭暈、頭痛、噁心、食欲減退、無力等,偶而出現腹痛或低血鉀,少數患者出現皮疹,個別發生全身過敏性反應或剝脫性皮炎。
二巰丙醇
其藥理作用與二巰丙磺鈉相似。首次劑量為2.5~3.0mg/kg體重,每4~6小時,深部肌肉注射一次,共1~2天。第3天按病情改為每6~12小時一次;以後每日1~2次。共用藥10~14天。常見副作用有頭痛、噁心、咽喉燒灼感、流淚、鼻塞、出汗、腹痛、肌肉痙攣、心動過速、血壓升高、皮疹和腎功能損害等。小兒易發生過敏反應和發熱。
乙醯消旋青黴胺(N-Acetyl-D、L-penicil-lamine)
其對腎臟的毒性較青黴胺小,每日劑量1g,分4次口服。副作用有乏力、頭暈、噁心、腹瀉、尿道排尿灼痛。少數出現發熱、皮疹、淋巴結腫大等過敏反應和粒細胞減少。青黴胺用法"鉛中毒"。
在急性中毒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水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並糾正休克。出現有腎功能損害和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避免應用驅汞藥物,並應及早進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,此時可同時應用驅汞藥物,以減少汞對人體的毒性。
慢性汞中毒的驅汞治療5%二巰丙磺鈉2.5~5.0ml,肌肉注射,每日一次,連續3天,停藥4天,為一療程。一般用藥2~3療程。此外,二巰丁二鈉和青黴胺亦為常用驅汞藥物。硫胺-8-6-乙醯雙氫硫辛酸甲酯硫化物,每日口服400mg,可使尿汞排泄量增加2~6倍。間-二巰基琥珀酸0.5g,每日3次,連服5天,可使尿汞排泄比治療前增加8倍。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 |
2011-01-19 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