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致反牙合的“種種惡習” 僅供參考
|
前牙反牙合這是兒童口腔疾病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畸形,俗稱“地包天”。該病主要由於遺傳因素、某些先天性疾病及後天原因等引起。不良餵養方式,可造成前牙反牙合、下頜前突。導致反牙合的口腔不良習慣有以下幾種:
1.伸舌習慣在乳牙和恒牙替換時,許多兒童經常用舌尖舔鬆動的乳牙、乳牙殘根或剛剛長出的恒牙,久而久之,就養成了吐舌或舔牙的習慣,造成開牙合或雙頜前突,後者表現為上下牙往外支,俗稱“齙牙”。
2.咬唇習慣這一習慣大多發生在6--15歲之間,開始常因孩子情緒不好,出現咬唇動作,日久形成習慣,女孩較多見。咬唇習慣可單獨存在,也可伴有吮指習慣。其中,咬上唇習慣可形成上前牙傾斜、下頜前突、下牙前突。吮指習慣吮指活動是嬰幼兒最初學會神經反射的一種行為,正常兒童幾乎都有吮指習慣。
3.吮指功能異常嬰兒剛出生時,下頜骨處於遠中位置,通過正常的母乳餵養,促進下頜的生長並使下頜調整到中等位置。若為人工餵養,因奶瓶位置及餵養姿勢不正確,或橡皮乳頭大小不適等原因會形成錯牙合、畸形。
乳牙期的最佳矯正時間是3-5歲,療程為3 5個月。替牙期也是反牙合矯治的關鍵期,戴用功能矯正器可將牙合、頜、面的發育導向正常。很多年輕的父母擔心孩子小,過早矯治孩子受罪,想等到牙齒長全後再矯正“兜齒”,這可能害了孩子,因為一旦錯過替換牙期,這種反牙合就形成骨性畸形,常規的矯正方法起不了多大作用,只有求助於外科手術了。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 |
2010-11-20 |
 |